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行动方略
发布人:姜彬  发布时间:2020-04-05   浏览次数:235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满足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的价值特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为学生彰显自身人生价值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与路径。因此,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要义便是始终肩扛职业教育改革大旗,依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多方资源,夯实办学基础,提升治理水平,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明确办学定位,坚持育训结合、德技并修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把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进行系统筹划;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并夯实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为学生取得多类型、多层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供灵活、及时和多样化的通道。要积极参与开发“X”证书,并联合政、行、企等机构开发或参与目录外技能证书的制定、核发工作,将1+X证书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要构建基于学分转换的课程体系,通过“学分银行”制度的创建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要鼓励学生自主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通过系统而专业化的培训拓展学生的就业本领。

(二)优化治理结构,坚持党的领导、章程统领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晰与优化党委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权力以及政治职能,积极探索由党委书记、校长、职工代表、合作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主体组成的理事会制度,明确学校重大决策咨询、决策与执行的程序,切实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依法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章程并建立健全与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章程为统摄完善其他规章制度的修订、调整与补充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管理上的主导作用,赋予教师群体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权力,完善以教代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创新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实现政治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的规范有序运行。最后,要构建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深化二级管理改革,赋予院系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团队建设上更多的自主权力,建立并完善保障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管理运行机制,从过去的压任务、设指标转变为搭平台、赋权力,真正激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主动性。

(三)聚焦专业建设,坚持集群发展、特色取胜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应改变过往聚焦单一专业的方法,打通专业之间的资源隔阂,实现抱团取暖、集群发展。首先,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内部职业岗位群的分布特征科学组建专业群,在明确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特征及其所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之后,可依据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联模式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群类型;其次,构建适应专业群建设的创新型组织管理模式,根据专业群建构的类型与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群管理组织,打破专业之间的隔阂,建立专业间的内在联系与协同机制;最后,系统规划打造“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群与职业岗位群的内在逻辑关联,构建“底层共享、中层互融、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四)提升师资素养,坚持师德引领、引育并举

首先,加大对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彰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独特性要求。应该注重加强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型科研院所的皇冠博彩官网,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拓宽高水平师资的来源渠道,同时也为本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提供高层次平台。其次,要构建系统化、阶梯化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载体,以标准为引领,按照分类、分层的原则,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生涯成长路径。最后,要以专业带头人队伍为核心,探索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应明确专业带头人能力标准,建立并完善专业带头人激励与考评制度,落实赋权增能,为专业带头人“带好头”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五)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立足地方、精准对接

首先,根据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对产教融合的需求,建立类型多样的产教融合联合体。不同产业领域在发展的成熟度、技术与人才的需求度以及合作需求的强烈度上存在很大区别,应根据区域产业的类型与特征建立多样化的产教融合联合体,不能局限于某种固定范式。其次,创新并完善产教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要系统构建产教融合的利益驱动机制、协调运行机制、评价导向机制、合作保障机制,从而达成教学生产共时、技术资源共享、课程体系共建、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目标。最后,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评价与职业标准对接,共建“双师”教学团队,优化教学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优化。

(六)加强国际交流,坚持双向互动、标准输出

首先,要提升国际皇冠博彩官网层次,基于学校特色打造品牌项目,要有的放矢地找准自身的优势,尤其是明显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国际化合作内容。其次,要以标准建设为引领,向世界贡献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在标准建设以及标准输出上要争当“排头兵”,应联合“走出去”企业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的建设工作,积累标准制定经验,并通过境外办学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输出中国标准。最后,应坚持以质量为先导,逐步建立评估主体多元的国际化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的引入上,应严把入口关,通过资源引入有效带动自身发展;在本国教育资源的输出上,则应始终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旨归,精准定位国际职业教育市场的需求,根据自身的特色寻找合作方,稳定输出优质资源,共谋合作质量的提升。(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13期)